首页>经济

一片陈皮的“升值记”

2025-11-03 13:45:00 【关闭】 【打印】

  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开投集团的职工宁诗文的手机屏幕上,实时显示着50斤柑皮在恒温恒湿仓库里的状态。这是她在浦北陈皮智能公共仓的“数字资产”,随着时间推移正不断增值。“两年时间,这些陈皮估值几乎翻了一番。”宁诗文微笑着说。

恒温恒湿的陈皮智能公共仓内部。受访者供图

  这片陈皮的“升值之旅”,映射出一个农业大县的产业变革。在“扁柑之乡”浦北,曾经普通的柑橘皮,如今正演绎着从土特产到百亿产业的精彩蜕变。

  智能仓储:陈皮成了“活资产”

  日前,由自然资源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的“走进绿水青山”部局融合记者行走进广西供销陈皮公共仓,2800个白色存储筐整齐排列,163个摄像头无声守护着这片“陈皮银行”。这里存储的不只是农产品,更是百姓的“钱袋子”。

  “新皮收购价每斤80元,仓储费每年每斤8元”。宁诗文细算账本,“两年后估值至少180元,年收益率能达到17%到20%”。

  在她身后,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通过“陈皮存钱”实现了财富增值。

  智能仓储解决了传统农产品存储的痛点。恒温恒湿的环境保障了陈皮品质,数字化监控让存储透明可控。这套创新模式,让陈皮从“消费品”变身“信用资产”,释放出金融潜能。

  产业跃升:老树发新枝

  走进浦北陈皮产业园,标准厂房鳞次栉比,在建项目热火朝天。这个规划4720亩、总投资58亿元的产业园,正成为浦北陈皮产业的“心脏”。

  一颗小小柑果,将在园区完成它的增值之旅:从种植基地出发,进入精深加工区,被制成陈皮茶、陈皮酱、陈皮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,最后通过交易中心发往全国各地。

  “我们不仅要卖原料,更要做标准、做品牌。”浦北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庞旺健介绍,浦北陈皮产业园是我们“一县一业”核心项目,规划总面积4720亩,覆盖龙门镇核心区及周边12个镇辐射区。从用地需求看,既需满足产业核心用地,包括精深加工厂房、万吨级仓储冷链区、陈皮交易市场;也需保障基础设施用地,如园区主干道、污水处理厂、供电供水专线等;还需预留种植基地用地,用于大红柑标准化种植,为产业提供原料支撑。

  更令人惊喜的是,在这个现代化产业园背后,是19万亩种植基地的坚实支撑。20年树龄以上的老树超过25万棵,百年古树依然枝繁叶茂。这些“绿色文物”成为浦北陈皮品质的保证,也是产业发展的底气。

  富民密码:十万群众共享红利

  陈皮产业的蓬勃发展,最终要落到百姓的获得感上。

  “去年我们村陈皮产业产值突破1亿元,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。”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党政办主任吴鹏笑着说。在浦北,像林塘村这样的“亿元村”已有6个。

  更多的变化发生在普通农户家中。如今,浦北已培育6个产值超亿元村,涌现285户“百万元户”,带动2万多户10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。曾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,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
  “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,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”吴鹏表示,这片热土之上,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
   

分享到:
下一篇 责任编辑:

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

微信号

1234566789

微博关注

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(今日中国杂志版权)所有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| 京ICP备10041721号-4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86-10-68996373

Copyright © 1998 - 2024